网站首页 | 庙宇简介 | 庙宇资讯 | 庙宇图库 | 历年祭典 | 服务指南 | 文化产品 | 客户留言 | 服务中心
庙宇资讯
庙宇资讯
中国洛阳泰山庙
地址:洛阳市洛龙区李屯东山
官方热线:0379-69976558 15038555992
邮箱:541892175@QQ.com
联系人:李主任
乘车路线:乘坐62路63路65路到李屯 特大桥南下车向东200米(龙门高铁站 西南1公里处)
  庙宇资讯 + 您现在的位置是: 网站首页 >> 庙宇资讯

试论如何使道众以庙为家

发布者:中国洛阳泰山庙 发布时间:2013/11/26 阅读:2149次【字体:
“以庙为家”是每个道教徒必须具备的思想观念,对于十方丛林中的全真道士来说尤为重要。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在中国道协第六届代表会上曾语重心长地指出:“目前少数道教徒信仰淡化、戒律松弛、衣冠不整、道不像道。”⑴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道教的形象。出现这一问题的根源是少数道人缺乏“以庙为家”的观念。那么到底如何才能使道众做到“以庙为家”呢?芽对此,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些不成熟的观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宫观管理者应当加强自身修养十方丛林也就是十方常住,是道众陶融品性、学习道教规法威仪的场所,它应当有严谨的组织和文明的道风。一个十方丛林的管理者,就是常住之栋梁、大众之纲领,是道众的模范,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影响着道众的品行、修持及宫观的发展。因此,能否使道众做到“以庙为家”,其管理者自身的修养是至关重要的。至于如何加强宫观管理者自身的修养,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管理者应当认清自己的身份与地位,明白自身的职责。
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其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持一种体系,使在这一体系中共同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付出去实现他们既定的目标。作为一个十方丛林的管理者,应当时刻明白自己是在管理整个宫观,其职责就是要维持宫观的正常运转,并为宫观的发展制定计划和目标。其中最基本的任务就是创造出一个家庭般的整体,创造出一个富有活力的整体。可以把管理者比作一个乐队的指挥。通过乐队指挥的理解和指挥,各种乐器演奏才能形成具有生命力的乐章。因此,管理者应尽可能有效地利用宫观中的各种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使道众做到“以庙为家”,创造出一个真正的、家庭般的、富有活力的整体。
其二,管理者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管理者的神圣职责,要求他必须发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为宫观的生存与发展制定可行的计划与目标。有了长远的目标和可行的计划,就好比轮船在航行中有了导航灯和指定的航线,保证它胜利到达弘扬道教、普渡众生的彼岸。
一个宫观的管理者,如果道德齐备、信仰虔诚,并且管理得法,宫观里的道众会齐心协力、任劳任怨地努力工作,在信仰上也会被同化而极度虔诚;道众们会自觉把管理者当成在家的家长般尊敬、关心、理解和支持。反之,如果管理者管理不当,很可能会使本来具有虔诚信仰的道众也失去信心,逐渐变得信仰淡化,以致使整个宫观象一盘散沙,当然就谈不上能使道众以庙为家了。
宫观是供奉、祭祀神灵的场所,是道士参玄修道、弘教讲经、立坛设醮和日常安身的场所;同时又是道教传播教理教义,联系、教化信教群众的窗口;宫观中举行的各种宗教活动和道众的一举一动等日常修持都是向人们展示道教义理与信仰内容的无声语言。如果一个宫观管理得井井有条,各种道教活动做得合理得体,那么道教文化就会很容易地被信教群众理解并吸收,反之亦然。所以,作为一个宫观的管理者,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其三,管理者应当广积功德,加强道德修养。
《道门十规》云:“住持领袖,凡名山福地,靖庐化治、丛林宫观住持之士,或甲乙往还,或本山推举,必得高年耆德、刚方正直之士,言行端庄,问学明博,足为丛林之师表、福地之皈依者为之,庶足仪刑后进,准则前修。其是者,务必慈仁俭约,德量含弘,规矩公正。”其中对宫观管理者的道德素质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道德,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它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等对社会现象的善恶、美丑等作出判断,用说服力、劝导力、良知,以唤起人们的善心、正义感、荣誉感和羞耻心。《道德经·五十九章》云:“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宫观管理者若能多结善缘、广积功德,自然就会产生威望而得到道众拥戴,从而感化道众全身心地投入宫观的工作当中去。
广积功德可以服众。可见只要管理者的德行充实于内,其人格魅力就会像电波一样,流露发射于宇宙之中,它的神奇力量在无形中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现今规模再大的宫观,其管理者也几乎天天都能遇见宫观里的每一位道众,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道众的视野之内,他若能广结善缘、以德化人,其影响当然会立竿见影。
中国自古就形成了“上行则下效”、“正人先正己”以及“身教重于言教”的道德运行传统,要求领导在教育群众应该怎么做之前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早已成为老百姓的一种强烈意识。宫观作为社会实体之一,其道众的思想当然也会受到社会的影响。因此,要想使道众做到以庙为家,其管理者应当加强自身道德素质的修养,将“广积功德”作为管理能力的基石。
二、应当设法为道众营造“家庭的温暖”
要想使道众以宫观为家,宫观里的管理者应当先为道众营造一种“家庭”的氛围,创造一种使道众产生归属感、体现主人翁地位的条件,使宫观具备“家”的必要因素。
1.应当加强斋食管理。
《史记·食其列传》云:“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可见,饮食是人们的头等大事。
在十方丛林的庙中,应当保持传统的斋堂风格,但斋食也应满足道众身体所需的能量。斋食管理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道众的身体健康和情绪的稳定,进而影响到宫观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说,斋食的好坏是体现“家庭温暖”的基本因素。宫观的管理者应将伙食管理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首先,管理者本人应当经常与道众一起在食堂用餐,这是体现一个“家长”式领导的重要条件。作为宫观的管理者,与道众一同用餐,能体现出一种“老修行”的德性,又能了解食堂的管理情况和饭菜的质量。其次,要选好食堂管理人员。食堂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善于团结大家一道工作,能吃苦耐劳,会干会算,廉洁奉公,热情为道众就餐服务。当然,配好炊事组长和采购员也很重要,把食堂骨干配好了,搞好斋食就有了组织保证。再次,加强炊事人员的思想教育。应当使每一个炊事人员都懂得搞好饭菜质量的重要性。若炊事人员自己持有“出家人不应该口贪滋味”的观念,就很容易出现随便应付、敷衍了事的行为,结果其饭菜吃不下倒掉,不仅会造成大量浪费,还会影响宫观的“家庭氛围”。
2.应当加强住宿管理。
住宿与斋食一样也是体现“家庭温暖”的基本条件。要想使道众做到以庙为家,就应当先给道众一个安定的住所,一个主人翁的身份,尽量避免道众产生寄人篱下、居无定所的漂泊感。
早在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宗教活动场所管理条例》第五条就已规定:“宗教活动场所的常住人员和外来暂住人员,应当遵守国家户籍管理的规定”。“其中‘常住人员’是指:有所在宗教活动场所的常住户口,按宗教教义教规应在该宗教活动场所长期居住的宗教教职人员,以及经该场所管理组织同意在本场所长期居住的服务人员。”⑵因此,宫观的管理者应当根据有关户口管理的规定固定常住道众。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道众们对住宿条件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了。因此宫观里应尽可能地为道众创造一个舒适的、有利修炼和学习的住所。宫观里的管理者一定要做好人员搭配,并要制定一份宿舍管理制度,督使道众共同遵守。否则,同宿舍的道众很容易产生矛盾,以致影响到宫观的“家庭”氛围。
3.应当加强与道众的交流和沟通。
与其它单位的领导及家庭的家长一样,宫观管理者应当善于体恤道众的心情,经常保持与道众的交流与沟通。那样才能稳定道众的情绪;获得道众的尊重、支持与理解;维持宫观的和睦气氛。
在趋向性方面,要使道众熟悉他们的工作,使他们感到其工作的乐趣与意义。与社会上的普通员工一样,道众也需要了解他们的工作同整个宫观的关系,以及对宫观的重要性等方面的情况。只有使道众在精神上感到满意,他们才会安心工作,其工作也才会更有成效。
在沟通的方法上,与别的任何单位一样,民主式的会议讨论是非常有利的。然而,由于缺乏责任心和主人翁的意识,现在能在会议上发表自己看法的道众已很少。所以宫观的管理者可以将重点放在个别交谈上,那样才能体现出“家长”的慈爱。即管理者应当利用适当时机与道众进行个别交谈,征询道众对宫观内存在的问题和缺陷看法。在个别交谈的情况下,道众们往往愿意表露真实思想,提出不愿在会议场所或别的场所提出的问题,从而使管理者能掌握道众的思想动态。在认识、见解、信心诸方面容易取得一致。这种沟通方法双方都会无拘无束,会为双方的相互信任建立基础,自然会增加道众对管理者的亲切感以及工作上的信心与责任感。
宫观的管理者虽然在为道众服务的职责上相当于一个家庭的家长,但在与道众沟通的态度上不能流露出家长般的威严,也不能像与平常人一样的沟通,因为他们具有特殊的组织角色关系。道众在宫观内发展的前途,在相当大的程度内,操之于管理者之手。这使得道众与管理者接触的时候,会怀着一份特别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整个沟通过程。一方面,道众不愿意在沟通时发生对自己有什么不利的影响,对于沟通内容不免加以选择和控制。他可能会掩盖对自己不利的事实,就是必须说的,也会加以有利的解说;为投管理者之所好,只会挑选管理者喜欢的部分相告。另一方面,由于道众想从沟通中得到更多或微妙的信息,每每从字里行间去揣测可能的含意,往往捕风捉影,自以为是。管理者一句漫不经心的话,可能被一位道众理解为带有特别的意义。这都会使其间沟通发生歪曲现象。因而在沟通的态度上,管理者应当扮演“听众”的角色。当然不能“听听”就算了,而要设身处地去“听”,即“倾听”。这样才能使道众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就象在家里说话一样。
4.妥善处理道众之间的矛盾。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商品经济的浪潮正在冲击着社会的每个角落,宫观里的道众的言行举止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一些新老观念的斗争,致使一部分道众中出现一些矛盾心理,如拥护中有不理解、赞成中有保留、希望中有忧虑等。这些个人的心理矛盾极容易造成道众之间的矛盾。
作为一个宫观的管理者,首先不要害怕矛盾,其次是正确认识和对待矛盾,然后是妥善处理好矛盾。这就需要把握三点:一、不偏不倚,二、了解矛盾,三、一事一断。
与家庭的家长处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一样,管理者在处理道众之间的矛盾时,首先要不偏不倚,不能有半点私心、偏心。稍有私心、偏心,道众就会感觉出来。即使不偏心有时道众也会怀疑管理者不公,更何况偏心呢?芽因而只有公正才能解决、处理好矛盾。当然,处理好矛盾的前提是把握和了解矛盾。否则,只凭自己的想当然、感情用事,那样不但处理不好矛盾,还会导致产生更多新的矛盾,甚至将自己也卷入矛盾之中。所以只有经过调查,了解清楚道众间矛盾产生的原因、发生的过程、发展的程度及涉及的范围等之后,处理矛盾才能把握全局,抓住关键,有的放矢。要不然,不但会解决的不彻底不到位,还会适得其反,导致矛盾越来越多。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并且人都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而改变,道众间的矛盾也会随时随地发生变化的,所以处理矛盾要一事一断,不能用经验套。
《道德经·七十九章》云:“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芽”只要矛盾发生后,无论处理的如何好,都会在双方的心里留下印记。就像写错了字,再好的橡皮和再高明的涂改技术都会或多或少留下痕迹。加之宫观里的道众之间又没有血缘关系,因而道众间的矛盾是营造“家庭氛围”的一大障碍。所以管理者不但要提高处理矛盾的技巧、做好道众的思想疏导工作,还要像家庭的家长一样善于观察,尽量去读懂每一位道众的心、做到防患于未然。
三、应当加强对道众的素质教育与信仰建设(一)文化素质教育《庄子·逍遥游》云:“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岂唯形骸有聋盲哉,夫知亦有之?选”如果道众不能从理性上认识到“以庙为家”的重要性,那么宫观管理者的道行再高、其宫观里的条件再好、规戒再完善,也无异于华丽的文章予以瞽者,美妙的音乐以聋者——无济于事。因而,要想使道众做到“以庙为家”,应当先提高道众的认识能力,使道众明白“以庙为家”的重要性。
文化素质是影响人的认识能力的重要因素。它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经过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由知识积淀、内化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品质。它是有别于生理素质,不是先天的、生来就有的,它是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也就是说,文化素质是教化的结果,是可以培养、造就和提高的。它具有理性的特征,同时它又是潜在的、通过外在的形态(人的言行)来体现的,它相对持久地影响着和左右着人对外界事物和自身的认识。
文化素质是知识内化和升华的结果,知识是文化素质形成和提高的基础。没有知识作基础,素质的养成和提高便不具有必然性和目标性。因而要想提高道众的文化素质,其根本就是要增加道众的知识量,开阔道众的视野。《庄子·秋水》云:“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唐代文学家韩愈也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这告诉我们,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会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是十分有限的。所以为了增强宫观的群体凝聚力,管理者必须经常组织道众进行各种学习,不断提高道众的文化水平和认识能力。明白自己与宫观之间的关系就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是相互依赖、互为存在与发展的前提,那样自然就会增强整体观念而立足于整个宫观、自觉地遵守宫观的各项规章制度而以庙为家了。
(二)加强信仰建设1.信仰的建设。信仰是指“对某一宗教或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之为行动的准则。”⑶道教信仰即指人们对道教极度崇拜和尊重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一种至高无上的信念和追求。信仰建设是宫观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宫观赖以传承与发展的基本条件。道众的信仰问题直接关系到宫观神圣所在,直接关系到宫观自身的形象和对社会的影响,这是宫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宫观里之所以能有大批的信教群众,之所以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捐献,主要是因为人们都相信宫观及道士能够为虔诚的信士消灾、赐福、祈祷平安,这是宫观吸引信教群众的基本条件。假如道众的信仰不够虔诚,那么这个宫观里的各种文化就得不到信教群众的认同,以致山门冷落而难以具备建设“家庭温暖”的物质条件。道众信仰虔诚也是“以庙为家”的重要体现,假如道众的信仰不够虔诚,那么他们就很容易产生利益之心,以致出现各种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影响“家庭”氛围的现象。
2.道风的建设。道风是信仰的外在表现。严肃道风是提高道众素质的基本要求。应当认识社会主义道德与文化思想素质的提高,正是反映新历史时期对道风的要求;同时道风建设也是维系宫观运转及传承发展道教优良传统的重要保证。优良的道风,是以我国优良道德观念为基础的风范,是具有民族美德修养的表现。它不仅规范道众个人的言行,而且必然会影响社会,影响广大信教群众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树立高尚的道风不仅是道众应尽的本分,而且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稳定社会,都能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道教现在已是有广泛影响的宗教,世界各地的信道者和道教研究者,皆十分景仰并关注我国的道教宫观近况及道众们的风范。因此,树立良好的道教风范,对人们关注道教、认识道教和传扬道教文化都将产生一定的影响,自然也会显示出宫观里和乐融融的“家庭”气氛。
3.规戒的建设。谨遵规戒是信仰者行为的重要体现。纵观道教发展的历史过程,我们会发现,道教规戒的建设与道教的盛衰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凡道教的鼎盛时期,必定是规戒严格且完备的时期,反之亦然。因而,加强规戒建设历来是宫观加强自身建设,特别是加强宫观信仰建设的重要途径;持守规戒也是修道养德、坚定信仰的具体行动。当然历史上传统的规戒,有些已经不能适应当今新形势下宫观发展的需要了,必须根据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加以调整、补充和完善,在不违背国家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制定符合时代发展的新规戒。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宫观里若没有规戒就无法维持宫观的运行与发展,当然也没法维持宫观的“家庭”氛围。
总之,只要管理者充分担任好“家长”的职责,做好道众的表率,并从家长的角度去为道众服务,道众自然会对宫观产生一种依属感,甚至安心的、自觉的为宫观服务,与宫观同甘苦、共患难,以宫观为家,从而为宫观贡献力量。
文章链接: http://www.lytaishanmiao.com/View.asp?id=76
推荐阅读:
泰山庙之“清静经” 2014/1/2
道教有哪些节日? 2013/11/26
洛龙区道教协会会长即泰山庙主李保江和中国收藏家联谊会副主席张建国会晤 2014/9/19
老子与道教 2013/11/26
洛龙区李屯泰山庙腊八粥开锅啦! 2016/1/3
首页 | 庙宇简介 | 庙宇资讯 | 庙宇图库 | 历年祭典 | 服务指南 | 文化产品 | 客户留言 | 服务中心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洛阳泰山庙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洛阳伟创科技
收缩
  • QQ咨询

  • 在线咨询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